杭州城西晴川街上一家餐馆,给外卖小哥打6折。每天午后1点,来吃饭的外卖小哥络绎不绝。
这两天这个消息,一直挂在微博同城热搜榜上。昨天中午,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客户端记者来到这家叫做“佰香源”的饭店。准确地说,这是一家快餐店。
“我在杭州读了酒店管理专业,10多年来都在餐饮行业里打拼,三四年前和团队出来创业,所以我店里的快餐,都是酒店大厨烧的。”老板张波39岁,浓眉毛,戴了一副眼镜,穿一件格子衬衫。中午12点半,他在店里忙碌,准备迎接1点之后外卖小哥的用餐高峰。
第一次打折:
为了辛苦打拼的外卖大叔
他只点了一份青菜
为什么给外卖小哥打6折?
张波说,去年有一个50来岁的外卖大叔,来店里吃饭。“他只点了一份青菜,就着很多很多米饭,那是我父辈一样年纪的人,我看了有点难受。”再一问,大叔家里一个孩子上大学,一个上初中,都靠他一个人撑着。
这份不易和辛酸,让同是打工多年的张波,感同身受。他让大叔下次多点一些菜,店里给打折。大叔有些拘谨,仍然只点了两份素菜,打6折,总共七八块钱。不过看得出来他蛮高兴,第二天还带同行来就餐。张波也爽快给打了6折。之后这个消息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在附近的外卖小哥群里“炸”开了。
下午1点之后,来吃饭的小哥越来越多,门口的电瓶车挤挤挨挨。“如果突然中断了,我良心过不去。”这个6折的优惠,延续至今已经一年多了。
张波给小哥们拉了一个群。当天有什么菜,有没有上新,饭点后还剩什么菜,大家都在群里交流。
两个人两荤两素:
黄鱼、小炒肉、毛豆、大白菜
折后只要30来块
“这里成为我们一个固定的食堂了。”31岁的小哥王新春说,他基本每天都来吃。
昨天中午,他点了一盘炒鸡肉、一盘炒粉丝,加饭和一碗免费的紫菜蛋花汤,打完折只要13.8元。“这个价格真的很实惠,我在其他店点一份鸭腿饭也要16块,还吃不太饱,一份肉饺子甚至要20块。”王新春老家在安徽,有两个孩子在读书,花销很大。以前跑到哪里吃到哪里,随便买几个包子应付一下也常有。现在,吃饭省一点却能吃好一点,真是再好不过。
小哥王鹏和同事,两个人合起来点了4个菜,有新鲜黄鱼、小炒肉、毛豆雪菜、大白菜,吃得津津有味。“味道很好,打完折我们每个人只要10来块钱。”王鹏在这里吃饭有大半年了。他说,距这里较远的小哥也会来这里吃饭。
小哥们都提到,喜欢来这里吃饭,老板人很好。
前天有个小哥端菜上楼不小心摔倒,老板分文未收,昨天小哥又来付钱,也被拒绝了。
“得给他评个好人奖。”王鹏说。“我怎么评得上。”张波摆摆手。他说,希望这个店能给小哥们一种像家的感觉,“他们当我老板也好当兄弟都行。”
有时候,张波在店里小酌,看到小哥,就招呼一起坐下来喝点儿。“为生计如此奔忙,歇歇吧。”
偶尔看到小哥和老家孩子视频,因为生疏,孩子不愿叫爸爸,小哥眼睛里闪过的落寞和无奈,他都懂。“我也是在外打工多年,两个孩子都在老家,无法陪伴。小哥们正在经历的难处,我都曾经经历过。”张波说。
老板的共同富裕梦:
员工人人有股份
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未来打拼
张波知道自己的店上了抖音,很多网友点赞。不过,有一条评论说,老板肯定发财了。“我真没有发财。”张波苦笑一声。
这条晴川街上,店铺人气数他家的旺,街坊也说“老板发财了”。“可是我一桌就10来块的生意,我就是做实惠。”
话说回来,开门做生意,一直这么6折下去怎么行?“给小哥打6折确实不赚钱,再吃上3碗米饭就要亏了。”张波说没事,其他顾客是不打折的,钱也可以赚,赚多赚少一点而已。
他说,这个店开了三四年,去年碰到疫情,差一点就死掉了。苦苦支撑到现在,终于慢慢填补了亏损,有了微利。
“我有个梦想,就是跟着我干的员工,每个人都有股份,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干。”疫情的时候,小店面临生与死的抉择,为了托起大家心中的梦,他选择坚持,8个员工一个也没走。
记者问他赚钱了会在杭州买房子吗?他直摇头,“太遥远的事情,连想都不去想”。
眼下,他的第二家分店就要开出来了。张波承诺,只要晴川街这家店开着,这个6折就一直在。
只是,当初那位外卖大叔,后来再没有来过。